早期所见明代泉腔曲本悉以手抄形式传唱于南管社团在线开户股票,罕有明刊剧本见存。1986年,笔者赴天理大学教授闽南语时,承蒙图书馆金子和正教授惠赠影印馆藏明嘉靖刊本《荔镜记》,又知吴守礼教授(1909/03/17~2005/10/14)已作研究。其后,再见龙彼得教授(P. van der Loon 1920/04/27~2002/05/22)将其历年收集之《新刻增补戏队锦曲大全满天春》、《集芳居主人精选新曲钰妍丽锦》及《新刊弦管时尚摘要集》汇集影印,并附加研究,是为南管曲本最重要之研究成果。
唯笔者有幸获睹崇祯六年(1633)仲秋忠义堂梓刻之《新选合并明朝三春演义大全》一书,盖为海内外仅存孤本,因此笔者特将全书整理成现代化的读本,共得出上层十五种戏文、廿一套曲文,若持与龙彼德收辑刊印的《古代闽南戏曲与弦管——明刊三种选本之研究》进行比较,则有十一套曲文为该书所未收,实具辑佚补阙之用。
至于下层的三出戏剧,如《正德戏文》、《刘瑾戏文》为佚失之泉腔戏文;而《魏监戏文》则是十多种《冰山记》唯一仅存的时事戏文。前两部戏文还保留浓厚的民间文学趣味,作者未明;《魏监戏文》第一作者可能是陈开泰,然后经过张岱的删订、增补,再经改动后出版的传奇本,属于文人创作。故三书相隔时间约近百年,恰可看出闽南戏文此段期间的一些变革,逐渐与明传奇化靠近。最后,今日南管社团传唱之手抄曲本,以及郑国权等对梨园戏的普查或口述本整理而成的《泉州传统戏曲丛书》资料,证明自有所本,值得相信,并可考察三百年间的流变。
甲、图板篇
乙、文本校笺篇
校笺整理凡例及易动字表
内封面
三层总目
壹、上层附会馆
一、《万家锦曲》
01、《扑流萤》
02、《槐阴别》
03、《皇都市》
04、《萧氏打小玉》
05、《文良放马》
06、《洗马河相见》
07、《韩朋行路》
08、《潘陈对操》
09、《娘娘朝天宫》
10、《寿昌过径》
11、《迎恩亭》
12、《新玉连投江》
13、《冷宫怨》
14、《昭君出塞》
15、《朱文行路》
16、《芦林会》(内文脱佚)
17、《三娘自叹》(内文脱佚)
18、《买胭脂》
19、《云英过渡》
20、《子龙下山》
21、《画真容》
二、《会馆锦曲》
22、《摇(遥)望情君》
23、《君出去时》(内文已残)
24、《行到花街》(内文脱佚)
贰、《正德戏文》
一、《正德鞠问游玩》
二、《牡丹芍药赏花》
三、《公子嫖院作乐》
四、《正德嫖院斗宝》
五、《英文江流击笏》
六、《英国公打江流》
参、《刘瑾戏文》
一、《刘瑾夺掌团营》
二、《英国公怒责刘瑾》
三、《李通忿办金牌》
四、《捆顾龙见刘瑾》
五、《顾龙思忆见妻》
六、《李通搬请夫人》(内文似已并合或脱佚)
七、《花子诈计出城》
八、《王宁太监把城门》(内目“宁”作“龙”,无“门”字)
九、《文贵母子相见》
十、《张永召文贵入京》
肆、《魏监戏文》
一、《梨园开宗》
二、《杨琏赏雪》
三、《崔张体意》
四、《杨遇崔志失》
五、《魏监锡缨》
六、《魏良卿郊遇》
七、《杨御史表兆》(收录前已删)
八、《鸿门提奏》
九、《魏监见本》
十、《杨琏归籍》
十一、《客氏谒谮》
十二、《校尉膺缉》
十三、《锦衣卫酷拷》
十四、《天监白奸》
十五、《杨义囊首》(残)
十六、《魏监宫操》(内文已脱)
十七、《天朝勅旨团圆》(内文已脱)
丙、研究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南戏与南管
第二节 《三春演义》的发现与整理
第三节 《三春演义》的行款及现存内容概况
一、《三春演义》的书志概况
二、整理复原前后的异同分析
第二章 《三春演义》上层锦曲研究
第一节 《三春演义》上层锦曲的本事分析
一、〈万家锦曲〉
二、〈会馆锦曲〉
第二节 《三春演义》上层曲文的宫调格律考订
一、〈万家锦曲〉
二、会馆锦曲三首
第三章 《正德戏文》研究
第一节 明武宗的正史实录及野史笔记
一、左史记言、右史记事:《明实录‧武宗实录》及《明史》对他的评价
二、野史笔记载录的武宗八卦与风流韵事
第二节 虚实相生的《正德戏文》
一、《正德戏文》的行款格式
二、情节组合
三、脚色
四、科白
五、格律
第三节《正德戏文》的相关本事在清代初期的说唱敷演
一、李渔《玉搔头》和小说中有关武宗的敷演
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辛十四娘》和《幸云曲》中的武宗事件
三、周稚廉的《元宝媒》传奇
第四节 康熙以后正德说唱故事的演化
一、唐英《梅龙镇》中的武宗《戏凤》
二、何梦梅《大明正德皇游江南传》的传承
三、《新编前明正德白牡丹传》:闽南《正德戏文》白牡丹与红芍药二姝的再现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刘瑾戏文》研究
第一节 《刘瑾戏文》的时事背景与创作意义
第二节 《刘瑾戏文》的段目情节与敷演
第三节 《刘瑾戏文》之脚色串演与曲式结构
一、《刘瑾戏文》之情节段落和脚色分配
二、《刘瑾戏文》各段脚色之唱曲所呈现的意义
三、呈显重唱与简单科白的民间小戏性质
第四节 《刘瑾戏文》与明清几部小说及戏剧的关涉
第五章 《魏监戏文》研究
第一节 《魏监戏文》的时事背景与意义
一、晚明的政治背景
二、魏忠贤的生平事迹
三、杨涟生平及与魏珰的斗法
第二节 《魏监戏文》的形式与内容敷演
一、《魏监戏文》总目和分出目录间的差异
二、《魏监戏文》的敷演内容
第三节 《魏监戏文》的形式分析
一、唱曲段落的分布
二、脚色和唱曲统计所呈现的意义
三、脚色出场的统计及意义
四、《魏监戏文》的宫调格律
第四节 《魏监戏文》一书的作者及相关的问题
一、《魏监戏文》的原来名称及作者
二、明代涉及魏珰的稍后著作
三、陈开泰生平考
第五节 明清以来涉及魏忠贤的小说
一、近于先遣小说的杂史
二、关涉魏忠贤的小说
第六章 《新选合并明朝三春演义大全》与闽南戏文的关涉
第一节 锦曲部分
第二节 下层中的三种戏文
一、“戏文”名义的讨论
二、《新选合并明朝三春演义大全》所呈现“戏文”的百年变局
参考书目
《新选合并明朝三春演义大全》研究书后
王三庆,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系国家文学博士。曾任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系主任、所长,日本天理大学中语科教授,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文学院院长、通识中心主任。先后在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东北大学东北亚文化研究中心等校访问研究,并为东京大学池田温教授主编《讲座敦煌敦煌汉文文献》(敦煌类书)之主笔。
著作及编著成书者凡有:《杜甫诗韵考》、《红楼梦版本研究》、《敦煌类书语对研究》、《敦煌类书》(上下册)、《越南汉文小说丛刊第一辑》共七册、与陈庆浩编著、获颁金鼎奖)、《日本汉文小说丛刊第一辑》共五册(与陈庆浩、庄雅洲、内山知也合编)、《敦煌佛教斋愿文本研究》、《从敦煌斋愿文献看佛教与中国民俗的融合》、《日本汉文笑话丛编(一)(二)、《汕尾本车鼓戏弄曲词现代化研究》、《南管曲词现代化之整理研究》(一)(二)(刘鸿沟编著本、与魏金泉合编)、《2013敦煌吐鲁番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与郑阿财合编)、《敦煌吐鲁番文献与日本典藏》、《中国佛教古佚书:五杉练若新学备用研究》(上下二册)、《南管曲词现代化之整理研究》(三)(四)(张再兴编著本、与魏金泉合编)等。
牛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