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云辉炒股配资网站有
吕文焕襄阳降元,贾似道芜湖兵败,元军招降纳叛势如破竹,宋军望风而降少有斗志。南宋灭亡前,殊死抵抗的仁人志士比比皆是,屈膝降元的文武官员不计其数。他们以各种方式放弃节操,生动演绎出人的身躯如何从狗洞里爬出。
(一)认贼作父
“少服戎行,壮临边徼。干戈满眼,轻性命于鸿毛;弓箭在腰,系死生于马足。不但驰驱于西北,誓将屏蔽于东南。”这是吕文焕自述中立下的铮铮誓言。
吕文焕幼学兵法,少年从军,追随堂兄吕文德奋战在抗击蒙古军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成为耀眼将星,升任襄阳知府兼京西安抚副使,镇守襄阳。他“捍御应酬,备殚心力”,苦守襄阳长达六年之久。最终,吕文焕在元世祖、元将、降将相继劝降下,献城归顺元廷。
吕文焕觐见元世祖时,反戈一击为元世祖筹划攻取鄂地战略,“且请身为前锋。”他奉元世祖诏命,“率其麾下”沿途招降各地守将。遇到宁死不屈者,他“麾兵拔其城。”在其威逼利诱下,“江陵诸州皆下。”吕文焕饮马长江,“时沿江诸将,多吕氏旧部,争望风款附。”
吕文焕下江州,降常州,直逼临安。“宋主奉表称臣”,遣丞相文天祥至元军“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文天祥怒斥伯颜不守信用,被伯颜恼羞成怒扣押军中。吕文焕劝解伯颜,遭文天祥痛斥吕文焕为乱贼,“合族为逆。”吕文焕良心发现,“甚惭。”
南宋宣布投降后,吕文焕奉伯颜令以胜利者姿态“入临安,阅视城堑,且赍黄榜安谕中外军民。”
之后,吕文焕被元廷任命为中书左丞,“仍宣慰江东”,负责安抚当地军民,维持元廷统治秩序。他告老还乡后病亡,儿子继续担任宣慰使。
吕文焕利用自身影响力及元军的强大水陆实力,心甘情愿充当元军急先锋,招降纳叛,恩威并施,成为南宋灭亡的重要推手。
(二)斩尽杀绝
朱焕在抵御元军南侵前期,表现神勇,屡建奇功,被宋廷委以淮东制置副使重任,辅助李庭芝镇守扬州。他与李庭芝同心同德死守扬州,成为李庭芝的得力助手。
但是,艰苦卓绝的扬州保卫战,使守城官兵及义军伤亡惨重。等不到援兵,看不见前途,朱焕抗敌意志悄然动摇。恰在此时, 南宋流亡朝廷诏令给李庭芝与姜才加官进爵,并召二人至福州任职。朱焕满腹委屈,认定自己为他们做了嫁衣,于是下定降元决心。
李庭芝将镇守扬州的重任托付朱焕后,“与姜才将兵七千人东入海。”朱焕迫不及待向敌军元帅阿术献城投降,并告知元军李庭芝的去向。阿术马不停蹄率骑兵昼夜追击,终于将李庭芝所部围困在泰州。
朱焕死心塌地为新主子效命,无耻地采取釜底抽薪计策,“驱(李)庭芝将士妻子至泰州城下。”这一缺德招数果然见效,“陴将孙贵、胡惟孝等开门降。”李庭芝与姜才同时被俘,被押回扬州处置。
阿术敬重李庭芝与姜才,企图劝降二人。朱焕生怕二人投降后成为绊脚石,便撺掇阿术:“元帅,扬州城战乱不断,大元损兵折将,‘积骸遍野,皆(李)庭芝与(姜)才所为!’您何不立刻杀了他们?”阿术被撺掇得失去理智,下令杀害李庭芝与姜才。
朱焕踏着战友与同胞的鲜血,接受元廷淮东大都督官职,最终官至福建宣慰使。
(三)淮西降将
夏贵“生有异禀,暮夜能见射箭落处,人称为‘夏夜眼’。”他以勇猛善战深受名将吕文德赏识,从副将干起,施展文韬武略,凭借赫赫战功,官拜淮西安抚、制置大使兼黄州知府,与淮东制置使李庭芝互为犄角,把守宋廷北大门。
1273年2月,吕文焕献襄阳降元后,阿术率大军攻打长江要塞阳罗堡。夏贵率兵救援,途中忽闻阿术已渡过长江天险,“大惊,引麾下三百艘遁还。”
夏贵不战而退,本该充满愧疚。但是,一本无意中得到的算命书,使夏贵彻底心安理得。这本充满图符八卦且字迹模糊的算命书中,赫然写有“宋历三百二十年”字样。他掐指计算,自宋太祖960年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宋至今,已是足足313年。自己已是76岁高龄,根本不值得为仅剩7年国祚的王朝卖命,必须利用权力为子孙后代谋取最大利益。于是,夏贵密切关注战事,寻找合适时机改投新主。
正巧,贾似道率宋军主力在芜湖抗击元军,夏贵奉命率部自合肥前来会合,“以战舰二千五百亘江中。”夏贵生怕贾似道一战功成坏了自己的大好事,特意“袖中出编书示(贾)似道曰:‘宋历三百二十年。’”贾似道心领神会,未置可否。
夏贵将贾似道的无声视为默许,在步兵前锋将姜才刚刚率部对元军发起攻击时,指挥部下大喊大叫:“步兵逃跑了!”他趁机浑水摸鱼,“不战而走”,驾一叶扁舟掠过贾似道的指挥舰,大喊:“彼众我寡,势不可支!”吓得贾似道紧急鸣金收兵,致使“宋师大溃。”
贾似道召集诸将商议对策,夏贵明确表态:“‘诸军已胆落,吾何以战?’我唯有死守淮西一途!至于您,只能‘入扬州,招溃兵,迎驾海上。’”说完,夏贵迫不及待“遂解舟去。”
夏贵暗中放回元军俘虏,并请他给元廷丞相伯颜带去归降信。伯颜投桃报李,答应夏贵投降条件。此时,宋廷尚不知夏贵已心怀异志,令他入朝担任枢密副使。夏贵心怀鬼胎,“不应命。”次年春,夏贵“举淮西三府六州三十六县降。”
夏贵卖国求荣行径不仅遭到世人唾弃,连洪福都对他极为鄙视。洪福是夏贵家僮,鞍前马后跟随夏贵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时任镇巢军统制。夏贵降元后,令心腹劝说洪福易帜,洪福坚决不从。夏贵特派洪福侄子去劝说,洪福大义灭亲将其斩杀。夏贵亲自至城下,花言巧语劝降,洪福依然不为所动。夏贵陡生毒计,令精兵在城门外埋伏,自己“请单骑入城。”洪福中计,“信之,开门”,被夏贵的伏兵抓获。夏贵得意洋洋进城,命令斩杀洪福。洪福宁死不屈,“大骂,数(夏)贵不忠而死。”
李庭芝与姜才在泰州被俘押回扬州后,阿术在朱焕怂恿下杀害李庭芝,将誓死不降的姜才“剐之扬州。”姜才临刑前,夏贵身着元服迈着方步洋洋自得前来观刑。姜才咬牙切齿怒骂:“无耻小人,见到我姜才难道不惭愧欲死?!”
夏贵无动于衷,先至上都觐见元世祖,接受丰厚赏赐及高官厚禄,继而升任左丞相,于83岁时病亡。
(四) 湖州笑话
杭州北大门湖州被元军攻破后,百姓自发齐聚湖州府衙莲池旁,深切缅怀投水死节的副知府蹇材望。对蹇材望的忠肝义胆的表现,他们记忆犹新:
元军大举南侵时,蹇材望“毅然自誓必死。“为让自己死得轰轰烈烈且成为后世楷模,他专门制作一块大锡牌,上刻“大宋忠臣蹇材望”字样,并在两块银子上写字:”希望见到我尸体的人能掩埋并祭祀我,并在墓碑上镌刻‘大宋忠臣蹇材望‘。这两块银便是我预留的安葬费!”他在银子上钻孔,与大锡牌一起挂在腰间,声称“只伺北军临城,则自投水中。”他将为国尽忠的心愿告知所有亲朋好友,赢得一片赞誉声。
元军攻陷湖州城,蹇材望突然失踪,湖州百姓理所当然认定他已经杀身成仁慷慨赴死,于是相约至府衙莲池旁,献上简单贡品,哭祭水中以身殉国的大宋湖州副知州蹇材望。
忽然,一队元军骑兵簇拥着一名身着元服的官员飞驰而至。官员下马后,率元兵气势汹汹闯入府衙,令元兵驱散莲池旁哭祭蹇材望的百姓。一个书生突然指着官员大喊:“看,蹇材望在此!”
一个精通汉语的元军小头目抬手给了书生一耳光:“放肆!胆敢直呼蹇大人名讳!
昨日,我大元军兵临城下时,蹇大人深明大义亲自出城,迎拜我大元元帅入城。元帅为表彰蹇大人审时度势归顺圣朝,特别委任蹇大人担任大元湖州副知府。尔等速速拜迎!”
书生与百姓们闻言如雷轰顶,瞠目结舌看着身着元服自鸣得意的蹇材望。几个胆大的百姓窃窃私语:“他真是蹇大人?他时刻挂在腰间的大宋忠臣牌和安葬银何在?”
在元兵威逼下,书生与湖州百姓们被迫跪地迎接新任副知府蹇材望。书生心底五味杂陈,一语双关带头高喊:“恭喜蹇大人官复原职!”百姓们心知肚明,齐声高呼:“恭喜蹇大人官复原职!”
蹇材望瞬间石化,笑容比哭脸还要难看百倍......
(五)变色折腰
“故应许似篱边菊,百种花残独傲霜。”花甲之年,方回徘徊东篱,回首六十载风雨旅程,以傲霜独立的菊花自比,抒发对生命与人生的复杂感慨。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方回善于变色折腰的人品,与一身傲骨的菊花,恰好形成鲜明对比。
方回才学高绝,曾在殿试时高中甲科第一,却遭奸相贾似道暗箱操作,降为乙科之首。方回深知,“甲科者,必文理俱高,乙科则次之。”到手的状元桂冠,被贾似道凭空剥夺,方回本应对贾似道恨之入骨。但是,方回的表现却令人大跌眼镜:他居然欣然接受辗转地方担任小官现实,对贾似道非但毫无怨言,反而卑躬屈膝创作《梅花百咏》取悦贾似道:“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贾似道)觊斗升。”
贾似道鲁港兵败后,方回迅速变脸,发扬痛打落水狗精神,在叙事抒情长诗中,旧事重提被贾似道打压往事,痛斥“(贾)似道贪如狼”,且义正词严“数其十可斩。”朝臣敬重方回才名,同情其不幸遭遇,推举方回升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
方回在严州踌躇满志不多时,元军大举南下。方回号召军民全力抵抗,慷慨激昂表示自己身为封疆大臣,定将不服皇恩,誓与严州共存亡。严州军民被激励得热血沸腾,众志成城磨刀擦枪誓死守城。
元军兵临城下,见严州城旌旗招展,戒备森严,立即扎营部署准备攻城。突然,城门大开,方回率严州文官武将高举白旗,集体步行出城,献城归降。元军兵不血刃占据严州,方回被封为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并受到元世祖亲切接见。
方回降元后,为元廷大唱赞歌,“今日朝廷贞观同”,为自己的卖国行径涂脂抹粉。他的门生看透其为虎作伥的虚伪本质,相继脱离师门以示决绝。其女婿痛恨岳父卖国求荣,宣布与他断绝往来。方回众叛亲离,噬脐莫及,对人生充满疑惑,七年后罢官寓居钱塘,卖文为生,81岁时病逝。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些或主动或被迫“从狗洞里爬出”的民族败类,与视死如归抗击异族入侵的文天祥等民族英雄相较,判若云泥,轻如鸿毛。他们这些虽因投降而苟活数十年,但一个个遗臭万年的名字,早已被镌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作者简介:许云辉,男,1984年7月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且于同月入职杏坛,2022年10月退休。曾出版专著两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发表文章百万余字。
牛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