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讯(记者 安耀武 李鹏)“自从装了排烟管道线上配资电话,我们已经好久没有闻到油烟味了。”近日,在阜阳经开区天玺湾小区,几位居民望着沿街商铺后面的几根黑色油烟管道,满意地说。
而在几个月前,由于该小区沿街商铺没有专用的油烟管道,居民还在饱受油烟困扰。“我们要求饭店按规定安装油烟净化设备,增添油烟管道。”阜阳经开区城市建设管理局市容大队二大队指导员张明亮说,目前这里的8家饭店已全部完成改造。
“我们还特意给油烟管道包裹了隔音棉,尽量避免管道运行时产生噪音,打扰周边邻居休息。”徐州大排档老板罗旭告诉记者,现在投诉没有了,他们也能放心经营。
今年以来,针对油烟扰民问题,阜阳市城管、生态环境等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排查整治活动,通过“分类施策、标本兼治”方式,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破解油烟扰民顽疾。
“我们排查发现,部分餐饮饭店无专用油烟管道或安装不合理,是造成油烟扰民的重要原因。”阜阳市城市管理局督查考核科负责人李文亮说,对于这类饭店,按照“一街一策、一楼一策”进行整改,科学规范加装专用烟道,同时避免出现因加装烟道衍生噪声、异味扰民问题。
夏季是烧烤旺季,在繁荣城市烟火气的同时,也加剧了油烟扰民问题。自6月份开业以来,阜阳市颍东区一家烧烤店因店外经营、油烟净化不到位,被群众多次投诉。“城管部门主动上门服务,不仅帮我们科学选址、规范安装油烟管道,还专门划定了外摆经营区,让我们能够安心、规范地经营,生意越来越红火。”店主艾迪凯拉·艾则孜开心地说。
“上前一步”的服务理念,不仅体现在日常监管中,更延伸至开业筹备阶段。阜阳市城市管理、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证前指导”联动工作机制,在餐饮店开业前主动介入,指导经营者规范安装油烟管道,避免新开办餐饮饭店“带病”营业。
作为联动工作机制受益者,火锅店老板冉蒙对此深有体会。他按照城管部门建议,投入三万多元提前安装了油烟净化设备和油烟管道。“多亏了城管提醒,让我从开业第一天就避免了油烟投诉的风险,保障了生意平稳运营。这个提醒很及时。”冉蒙说。
安装设备只是第一步,要长效解决油烟扰民问题,关键在于确保净化设备能够持续有效地运行。
“我们依托城管网格员体系,建立了常态化监督机制。网格员不仅定期上门检查清洗记录,更会现场监督清洗过程,确保清洗到位,形成管理闭环。”颍东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队长李磊说。
目前,餐饮油烟扰民问题投诉量月均下降30%以上,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下一步,将加强部门协同联动,加大油烟污染和扰民监管力度,推动餐饮油烟污染治理常态化、长效化,持续改善城市空气质量。”阜阳市城市管理局负责人表示。
编后
阜阳市的油烟治理实践,生动诠释了城市管理如何从“被动处置”转向“主动服务”,通过源头介入、“证前指导”、网格化监督等工作机制,不仅解决了长期困扰居民的污染难题,更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优化营商环境,实现了“告别烟火味,守住烟火气”的平衡。这种以民为本、精准施策的治理思路,体现了城市管理的温度与智慧线上配资电话,彰显了城市治理中民生与发展并重的深远意义。
牛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